“两学一做”促发展 基层党建新风来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工党支部建设侧记

期次:第1581期       查看:49

  党建工作的基石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工党支部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认真落实“两学一做”各项要求,在全体教工的共同努力下,推进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青蓝工程 花开在路上青蓝工程顾名思义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有经验的党员带领年轻党员成长,共同进步,互相提升,主要做法是让有经验的党员带领年轻党员讲授核心课程。农发学院院长唐忠带领青年党员讲授《农业经济学》,曾寅初教授带领青年党员讲授《研究方向讨论课》,帮助青年党员提高业务水平、教学水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吕亚荣副教授在唐忠、张利庠、曾寅初等有经验的领导和教师的指导下成长很快,2014年获得了我校教学标兵称号。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导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指导学生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年轻的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尽管自己学术研究做得不错,但是往往困惑于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大家熟知的师门讨论会往往是一个导师的学生讨论会,而农业经济教研室党支部的做法是有教学经验的博士生导师带着其他老师共同开展师门讨论会活动,曾寅初教授带着黄波、朱勇、毛学峰等教师,共同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开展学术实践,年轻教师和学生们都得到了成长。
  传承蹲点的优良传统农经支部最大的工作特色是蹲点,在具体工作中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所谓蹲点,就是集中一段时间,到基层去解剖“麻雀”,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检验政策设计,进而指导更大范围内的实践。这些优良作风在人大校友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工作中都特别接地气,作风务实、实事求是。
  在农经人身上,也充分体现着这种特征。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获得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研究组主要成员既有著名经济学家、农经系教授周诚,也有农经系校友,他们在改革初期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发表了大量有关包产到户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今天,农经支部仍旧继承和发扬着这样的优良传统,从实践中总结归纳理论,然后到基层实践中检验理论,建设问题导向的学院派。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农经支部基层调研人均超过了35天,唐忠院长在基层调研长达60天。正因为有大量基层调研,农经人拿出很多相当过硬的成果,其中,有大量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唐忠院长曾参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工作,国务院研究室还专门为此发来了感谢信。
  “三标准三灵活”推进支部建设规范化农商管理教研室党支部根据农发学院党委的要求,按照“三标准三灵活”的要求积极推进农商支部建设规范化。“三标准三灵活”是由农发学院党委书记张利庠最先提出来的,指支部活动的时间要标准,方式要灵活;流程要标准,内容要灵活;动作要标准,成果要灵活。时间要标准,方式要灵活是指支部活动在时间上要保证每月至少一次,但活动方式可以保持灵活;流程要标准,内容要灵活是指支部活动在流程上需要四步,即书记讲、专题学、讨论深、自己比,缺一不可,而活动内容可以保持灵活;动作要标准,成果要灵活是指支部活动要包括五个动作:讲、论、批、改、记,这样支部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支部活动成果可以保持灵活。
  农商支部的特色之一是教研室全体教师都是党员,实现了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互相促进。教研室五名教师中80后2人,70后2人,60后1人,其中包括海归教师2人。这个有利情况使支部有条件把学科建设活动和党支部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次教研室活动后都安排党支部交流学习,保证至少每月一次,切实按照“三标准三灵活”的要求组织支部活动,可长可短,调动了支部教师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保证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农商支部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开展支部活动。农商支部教师党员2015年进行了多次调研,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省。经初步统计,平均每人调研5个省,每次5天左右。农商支部充分发挥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到多个企业进行调研,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这些活动,支部成员加深了对经济形势和巨大下行压力的认识,增强了危机感和使命感,并从自己做起,为政府和企业努力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和智力支持,也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意义和伟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增长了才干,增强了党性。
  凝聚支部力量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农商支部另外一个特色是支部成员团结互助,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很强。当某位支部成员遇到困难时,其他成员都会主动站出来提供各种帮助,尤其年轻教工党员从中获益很多,使支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农商支部中,张利庠书记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与支部成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支部成员思想动态,对大家帮助很大,他还主动把自己擅长的主干课程让给年轻支部教师讲,并帮助他们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支部里这种老党员带动年轻党员进步的事例还有很多,大大加强了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让支部成员少跑路,使学习可以随时进行,支部还建立了微信群,大家可以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实现随时交流学习。用微信群进行交流和信息发布优点很多,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响应了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倡议,使支部工作适应了新形势,满足了新需要。同时支部也尽量创造机会使支部成员共同参加调研活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增加面对面交流和政治学习时间。虽然现代通讯工具已经非常发达方便,但还需要支部成员共同参加调研活动,这对于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