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国际视野

记第7
0期吴玉章青年学术沙龙

期次:第1594期    作者:记者 毕玥 学生记者 李悦宜   查看:30

  初冬的一个中午,虽有雾霾,却是近几日难得的暖和天气。明德主楼211教室几乎座无虚席,前来参加沙龙的老师们一边快速而安静地吃着工作餐,一边侧耳聆听讲台上教授的分享,生怕错过重要的字句。这是第70期吴玉章青年学术沙龙现场。
  本期沙龙围绕“学术期刊论文发表”这一主题,分别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领域邀请徐晓旭教授、刘军教授、秦波教授就学术期刊论文发表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分享和探讨,为我校青年教师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提供些许经验、技巧与借鉴。
  前来参加本次交流会的哲学院彭新武教授说:“目前我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经验,想借这个机会向各位同仁好好学习一下。相较于其他社科院系而言,其实这也是我们哲学院教师普遍存在的软肋。”对于一些年纪稍长的教师而言,英文写作是很大的障碍。“我是搞中国哲学的,涉及到把文言文翻译成英文,更是难上加难。”彭新武希望通过参加此次沙龙分享,借鉴其他教授在英文写作方面的经验,提高国际发表水平。
  随着学术国际交流体系开放化发展,很多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方面都有很强的意愿。如何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如何扩展国际视野、如何加强英文写作的能力,成为了中青年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曾在《Journal,of,Management》等SSCI、SCI,索引来源期刊上发表20余篇论文的商学院刘军教授在分享中说:“我认为对于学者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利用时间。有些人利用得比较好,另外一些人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溜走了。还有就是要有开放的心态,善于与他人合作。”学校现在很重视国际学术交流,科研氛围很好,刘军对未来我校学术国际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很有信心。
  “吴玉章青年学术沙龙”是我校以吴玉章老校长命名的系列活动之一,致力于为我校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一个跨学科、跨院系的学术交流成长平台。长期负责沙龙筹备的科研处老师表示,曾经来参加过沙龙的老师对于沙龙的认可度和满意度都很高,很多老师在沙龙现场找到了志同道合、能够一起申请和攻关课题的伙伴,真正实现了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作者毕玥系本报记者,李悦宜系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