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跨文化交流的排头兵

期次:第1623期    作者:记者 谢天武 赵禾   查看:44


2017年国际小学期外教授课课堂


  暑期,在我校一间教室里,美国威廉姆斯学院George-T.(Sam)-Crane教授正在引导着来自中国的学生们阅读英文译本的《论语》和《孟子》,让他们理解英文语境下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这是他第四次在国际小学期面向人大学子和来自全球的学生讲授“儒学在美国”这门课程。
  自2009年我校创办国际小学期以来,每年7月,都会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与地区的青年学生如期而至,给这座校园带来“国际范儿”十足的活力。
  “随着全球化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各个国家都在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已经被纳入‘地球村’之中。”我校党委书记靳诺表示:“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格局和国际视野,能够承担起全球责任、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的新一代青年。”
  “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去的新路径”
  目前,国际小学期已累计开设1048门次课程,接待外校学生3202人次,本校学生25748人次,聘请736名海外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小学期也让所有人大学生实现了一个梦想:不出国就能拥有在国际化环境中学习的机会。”财政金融学院学生张雨萌感慨道。
  据介绍,我校始终以“在地国际化、双向国际化”为理念,邀请国际一流大学和本校优秀师资授课。小学期在满足校内本科生学习需求的同时,面向全球招收国际学生,让本校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享受送到“家”的“名师+名课”,每年让数百位国际学生接触中国、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正是在国际小学期的课堂上,许多中国学生与国际名师建立起了深入的联系。
  《教育体制改革简报》曾对我校国际小学期进行专题介绍,指出国际小学期不仅让广大学生普遍受益,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高质量课程的建设,还“探索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去的新路径”。
  9年来,国际能源研究中心许勤华教授几乎每年都会邀请包括牛津能源研究所赵任峰教授、香港城市大学William>CHUNG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Philip>Andrew-Speed教授在内的一批国际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合作开设“中国能源问题研究”课程。
  “将中国视角与外国视角结合,建立起一种能够透过现象把握发展规律,多维度分析中国能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是我在小学期开设课程的初衷和最大特点。”在许勤华和赵任峰看来,更值得欣慰的是,小学期结束后,不仅有中国学生表示将出国继续在这个领域深造,也有来自法国和荷兰的学生因为小学期的学习获得了法国能源部和荷兰能源部的工作和实习机会。
  “东方有必要与西方相会,西方也有必要与东方相会”
  据2016年国际小学期外籍学生反馈情况调查显示,近半数外籍学生参加国际小学期的主要因素是“对中国及中国文化感兴趣”,像“儒学在美国”一样从中外多角度解读中国文化和中国问题的课程越来越多,大规模的中西对话也在课堂外上演。
  “东方有必要与西方相会,西方也有必要与东方相会。”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阿冯斯·腊碧士教授曾在世界汉学大会上表示,汉学的使命就是促进各国文明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最终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
  作为一个植根于中国、发展在海外,以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着中国图像,并以此影响到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观念的认识乃至国家政策的制定。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今世界”和快速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汉学无疑是提升中西对话能力、从他者反思自我的重要平台。
  自2007年,国家汉办与我校合作发起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至今已经举办了五届。不同于以往四届的较大规模,第五届大会以“比较视野下的汉学:传统与革新”为主题,根据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的建议,精简人数、凝练议题,在两天的时间内,与会学者围绕“汉学与中国”、“汉学与西学”、“汉学刊物的百年回顾”、“汉学范式的古今之争”等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在与会学者看来,世界汉学大会的意义在于跨越历史传统与文化身份的隔阂,倡导当今世界由对话而增进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异,从差异而达致和谐,不仅为推动汉学研究形成新范式、更为中西文化自由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
  对于以“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一面旗帜”著称的人民大学来说,与世界的对话从未停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我校已与世界上58个国家和地区的255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积极探索高校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深化与重点合作伙伴的交流关系,成为“世界大学联盟”等一系列高校联盟成员;仅在2016年,我校就举办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6:中俄新闻教育与传媒发展”暨“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成立大会、“2016国际儒学论坛”等校级交流和研讨会一系列学术活动30余场。
  “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
  “孔子,全世界都认,但如何用外语讲清楚孔子?”在很(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