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咨询一线坚守“实事求是”

专访招生工作贡献奖获得者朱淑然

期次:第1623期    作者:学生记者 杨梓岩   查看:53


  朱淑然是一名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1968年上山下乡,去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至1976年在广西桂林冶金地校读书,1976年毕业分配到天津冶金地质调研所,1978年回到人民大学工作。获“2016年本科生招生工作贡献奖”等荣誉。


  “只要是学校需要,我们就应该排除杂念,为人大做一些贡献。”朱淑然如是说。已从哲学院退休八年的朱淑然是本次招生工作贡献奖得主中年龄最大的,自1979年开始,朱淑然已经从事招生工作近四十年,其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向全国广大的师生、家长传递人大的声音。
  招生咨询,责任与压力同行谈到多年的招生工作带给自己的感受,朱淑然提到最多的便是“责任”一词。她说:“招生工作是一项非常考验人的责任心的工作,我们一方面要对学校负责,保证生源的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实事求是地介绍人民大学。”
  在本次专访的过程中,放在朱淑然的办公室写字台上的一个本子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翻开来,一张张工整的手抄表格和密密麻麻的数据笔记十分醒目。这些都是每次外出做招生工作前,朱淑然从网上记录的人大在其所要进行招生宣传的省份的往年招生数据信息,包括本科一批投档线,各专业最高、最低录取分数线等等。她谈到:“我们出去做招生咨询的,必须对学校以及各专业有比较完整的了解,不然我们怎么回答学生和家长各种各样的提问?自己人都不能把学校讲清楚,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在盛夏,天气正热,加上去的地方比较远,老师们常常水土不服。从每天睁开眼开始就要接一个又一个电话,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虽然好多问题都是重复的,说话说得口干舌燥,但还是很耐心、很细心地去回答,因为“我们是代表学校出来工作的,肩上的担子可不轻。”这担子是责任,也是压力。“有一年我在北京做招生工作,那时还是考前报志愿,一个朋友的儿子高考报志愿找我咨询,孩子和家长都非常想报人大,但是成绩忽高忽低、很不稳定。我想的是,既然有考好的可能,不妨就冲一下,免得留下遗憾,于是他们听了我的建议,第一志愿报的人大,结果他的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当时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真不是个滋味儿。”最终,他有惊无险地被人大录取了,虽然是好结果,但是从那以后,朱淑然更谨慎了,“因为一步走错了就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为热门专业“降降温”
  高考志愿的填报,不仅意味着大学四年学什么,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人生方向的抉择。但是在专业选择上,学生和家长未必有清晰的思路,又缺乏专业、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填报专业时盲目跟风。
  近些年,财经金融等热门专业在高考招生咨询工作中是被问及的最多的,谈到持续不断的“金融热”时,朱淑然说:“现在很多学生在报考志愿上,自己没有主意,家长们大多又愿意让孩子学金融,专业倾向性太强,所以每次招生咨询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向家长介绍人大其它的好专业。”
  其实,为热门专业“降温”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其他专业“升温”,将人大各专业的就业率和毕业去向展示给家长就是很不错的方法。朱淑然说:“现在招办的工作很好,把很多好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集合到一个册子里供学生家长参考,这样既为金融专业减了压,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朱淑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劝说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慎重选择专业,不要盲目跟风———毕竟现在的用人单位更多看重的是人的能力,专业也许不是最重要的,况且大学的学习十分自主,还有辅修和跨专业学习的机会。
  朱淑然在推荐专业的时候是慎重的,“为学生考虑”是她所坚持的原则。
  百舸争流,树人大形象朱淑然已连续五年参与辽宁省高考招生咨询工作,对高考大省高分密集、高校竞争激烈的现象深有体会,有的学校甚至打出“报考本校,专业随意挑”的承诺。“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招生工作,这些规则流程我们还是懂的,我们只能和家长们说那些承诺的可靠性并不强。我们也想让更多的高分学生报考人大,但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违背。”
  回首自己近四十年从事高考招生工作的人生经历,朱淑然感慨良多,“作为一个人大人,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为人大做一些自己的贡献。”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怀,使已退休八年的朱淑然在学校需要她的时候依然坚守在高考咨询的一线。如果把人大比作清泉,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便是源头活水,而招生咨询组的老师就是将活水引入清泉的使者,滋养着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