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众人多一点力量让梦想再一次远航

———记2017年“绿色通道”志愿活动

期次:第1626期    作者:学生记者 喻晴 李悦宜 陈雅莹   查看:37


“绿色通道”志愿活动现场


  开辟绿色的通道2017年9月9日凌晨,天还未亮,明德广场的一角已经有灯光亮起。一群人在一趟一趟地搬运着各种物资。这一天是新生报到的日子,明德广场这一角忙着的人们是在准备布置迎新点,他们胸前都挂着一张工作牌,上面写着“绿色通道”几个字,他们是2017年迎新日“绿色通道”志愿活动的志愿者。
  “绿色通道”志愿活动由我校学生工作部主办、自强社承办,是面向贫困新生的公益性活动。“绿色通道”秉承“立体资助”、“成长资助”的理念,凭借其一站式服务、志愿者引导、快捷高效的流程为贫困新生带去便利。
  “绿色通道”是自强社每年都参与的大型活动。“自强社从2003年立社以来,就一直参与‘绿色通道’项目,协助学生工作部。自强社主要负责前期的工作,包括自愿者招募,物资筹划,宣传,自愿者培训、分组,与相关学生组织联系等。”“绿色通道”项目组组长、自强社现任公益事业部部长、哲学院2016级本科生郭伟杰介绍道,从“7月初我们就开始筹备了。”在9月9日开学当天,自强社将所有志愿者分为6个组:现场服务组、宿舍组、院系服务部、车站组、校门组以及后勤机动组。“这样分组可以更广泛地服务同学。”郭伟杰说。
  “绿色通道”已经形成成熟的模式,并在细节上不断改进。郭伟杰一边给一个新生拿物品,一边说:“今年的‘绿色通道’物资资助力度比较大。”另一个变化比较大的细节是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往年我们会在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招募,而今年的招募工作主要放在线上,线下招募只是作为辅助,这是根据暑假在校学生情况进行的调整。”郭伟杰说。
  汇聚星火的力量“绿色通道”是一个带有公益性质的活动,吸引聚集了一群志愿者。在被问到为什么会当自强社“绿色通道”项目组长时,他说:“因为我大一入学也是通过‘绿色通道’进来的,所以对这个项目很熟悉,有感情。”其他志愿者更多是因为渴望参与志愿活动。院系服务组的组员,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杨茂坤看重的是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她说:“我选择做志愿者是因为在大一期间很少参与志愿活动,而开学迎新又是很有意义的时间点,所以在看到‘绿色通道’招募志愿者以后就报名了。”
  志愿者们的工作并不轻松。明德广场上,志愿者带着笑容迎接新生,有的为新生耐心讲解,有的帮助新生及家长搬运行李。杨茂坤报名后被分到了院系服务组。她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将前来院系报到的新生引导到“绿色通道”处办理手续。其他小组也都有自己相应的任务,如后勤机动组主要负责布置场地、发放物资和帮助其他小组,宿舍组负责将新生带到宿舍。“我们都会有前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各组的主要工作、集合时间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杨茂坤说。
  对郭伟杰来说,这次“绿色通道”活动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每个人忙碌的身影,“车站组和后勤组的志愿者们早起出发的背影;现场组志愿者们耐心的陪新生办理‘绿色通道’,并且过程中和他们聊天、讲解;‘绿色通道’新生们办理过程中和前往宿舍过程中的笑容,以及项目组成员深夜写策划、筹划物资的身影,都还一直在我眼前。”郭伟杰说。“绿色通道”活动统筹人员、自强社社长、新闻学院2015级本科生赵雯涓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早上项目组成员们早早地到现场搬运物资。她说:“因为我们9月9日当天定的是五点到北区电梯口集合。前一天大家也在忙各种事情,我本以为大家可能会迟到,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等我提前到的时候,发现大家基本上都到了。”在空旷的明德广场上,看着这群人,赵雯涓突然觉得他们很可爱。
  尽管事务众多,参与组织“绿色通道”活动的自强社成员和志愿者们都认为参与“绿色通道”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论是对被帮助的贫困新生,还是对他们自身。郭伟杰说:“我作为新生来到‘绿色通道’的时候,心里带著对未知生活的憧憬向往与丝丝隐忧。而今年当上负责人,我才发现自己这一年中成长了很多,更加能担当,也体会到了去年入学师兄师姐们迎新工作的辛苦。”他表示,在这个项目中能够体会到辛苦和担当,累并快乐着,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杨茂坤则表示,她明白了“做一事、任一职”都应以“负责”二字为重的道理。
  呵护每一个梦想除了锻炼志愿者们的能力,“绿色通道”活动更大的意义在于资助贫困学生。小红(化名)是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7级本科新生,她是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小红是广西河池人,父母都是农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姐姐在上海交通大学即将毕业保研,弟弟才要上高中。小红家在贫困县,贫困县每年都会有一些扶贫专项的名额。她说:“我们县里的学校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能有十个左右,人大人一般给八个名额。”她就是那八个之一。
  开学花销比较大,小红表示主要的钱都花在了买日用品上,“北京的物价本来也是蛮贵的。”她说。“绿色通道”项目则减少了一些她的忧愁。小红觉得“绿色通道”活动的帮助是很实用的:“我们的袋子里面有购物卡、健身卡、饭卡、书报、U盘,还有那种VIP的卡去免费买书。我觉得挺好,在日常的生活花销方面,基本上都全了。”小红以前也接受过一些捐助。在高中时,一家上海的公司给小红学校的学生们建了一个“圆梦吧”。公司会给“圆梦吧”里的人提供每个月的生活费。这些捐助项目支撑着小红一直读到了大学。“本来家里也是想着高中就不要读了,初中出来就帮着家里干活,或者出去打工。”她说,“但是有了这些资助,生活费有了来源,就可以一直让我读完高中。”
  说到未来,小红面临的现实问题无法逃避。“姐姐已经在读研了,弟弟还要继续上学,家里负担很重。所以以后看情况吧,我可能本科毕业就回去工作———特别是没法保研的话。”眼前是重重困难,但她心里有一颗希望的种子,“以后有机会,我再读研深造。”
  “绿色通道”里这样的故事很多。所以我们的志愿者来到这里,他们希望伸出自己的手提供一点帮助,尽力去呵护这一个个在茁壮成长的梦想。
  (作者喻晴、李悦宜、陈雅莹均系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