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拓展第二课堂 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期次:第1635期    作者:■实习记者蔡欣欣   查看:57

  近年来,我校不断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落实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重点,以课外阅读与社会实践项目为支撑,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依托的工作格局,促进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发展、全面成长。
  拓展育人途径,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我校重视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并加强机制创新,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在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提出的八项制度中,国际研学、拓展支持、研究实践和公益服务等四项制度为衔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通的学生学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和以此为基础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测评,为学生评奖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提供基础参考依据,推动学生评价体系向百花齐放、不缺门不短项的综合发展评价体系转型。
  课程制度设计上,学校把必修学分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为“读史读经典”“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项目设置必修学分,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提交成果来获得学分。
  为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同时为第一课堂建设提供有益的反馈,我校加强促进两个课堂互动,依托第一课堂建立切实有效的培训辅导体系,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我校组建思想政治课、专业课教师队伍,讲解相关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政策实践,定期组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就社会研究方法、调查技术与实践进行专题分享和讨论。
  学校鼓励专业教师结合科研项目设计相应调查模块,并给予其数据优先使用权。依托数据共享平台,搭建教师主动参与机制。专业教师参与到了“千人百村”项目的学生培训辅导、带队调查和评价评审等工作中,在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各类分享研讨活动也有力促进学生对国情社情、对农村民生、对基层治理实践形成了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认识,对于理性思维科学方法的倡导,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的局限性,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从而拓展视野。
  注重思想引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校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秉承人才培养中重视思想引领的传统,不断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自2011年起,我校启动“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该计划传承人大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以军政结合、朋辈互助的教育模式来开展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带领学员参加军事训练磨砺意志品质,理论联系实际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掌握科学方法,聆听名家讲座提升思想认识,开展党性工作坊、社会调研实践、表率示范行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领悟责任担当,在系统性、多层次的学习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
  此外,我校还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升国旗”主题教育覆盖全体本科生,纪念日纪念活动激发爱国情怀;“理想人生”名家讲坛特邀名师、名家、名校友讲述人生感悟,引领学生早立大志,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广泛开展,传递正能量倡树新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势与政策教育发挥学校学科师资优势,依托基层开展讲座、研讨、实践等丰富活动,年均近千场活动引领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学校还在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中融入校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以前辈事迹感召学生,以革命文化陶冶学生,引领学生锻造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增强国防意识,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涵养厚重底蕴,落实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近年来,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目标与规划思路,在人才培养方面凝练了“厚重”这一关键词,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为学生成长发展积淀“底蕴”与“内涵”。
  自2013级本科生起,学校安排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历史学院联合在本科新生中全面推行“读史读经典”项目。以班级为单位,配备研读导师、读史辅导员、小班主任等辅导力量,带领学生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从学校推荐书目中自选阅读10本经典历史著作,自选参加10次以上讲座、沙龙、参观、竞赛等读史实践活动,并结合4本精读著作撰写提交4篇规范的学术论文。通过聘请名师大家担任特邀顾问,采取刚性学分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史学阅读与读史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与朋辈互助相结合的管理实施模式,以及建立招标认证与量化评估机制等系列举措,切实引领学生回归经典、接近名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打牢文化根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年寒暑假,数千名人大学子前往全国各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扎根中国大地做实践。今年是学校开展“千人百村”社会调研的第六年,近1300名同学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483个县级行政区、483个行政村进行关于农业生产、农民物质与文化生活、农村社会治理等主题的社会调研,并同步开展政策宣讲、普法宣传、文艺下乡、公益支教等形式的社会服务,访谈超过1万农户。
  2005年,《光明日报》曾头版头条报道我校社会实践工作机制,誉为社会实践“人大模式”。10余年来学校进一步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社会实践体系改革,为“人大模式”注入新的育人内涵与时代光彩。学校建立和完善以基地共建、科研合作、纵向规划、自由组队、基层建设五类项目为主体,以教师参与、培训辅导、应急预警、过程管理、教学对接、科研对接等六大运行机制为保障,构建“千人百村”乡村调研、“街巷中国”城市调研、“寻根人大”历史寻访等品牌项目在内的社会实践体系,每年组织超过5000名师生赴全国各地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我校连续多年获评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百余名师生获评先进工作者及个人,近千支实践团队及研究成果获评优秀团队及成果。“千人百村”社会调研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并吸引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在继承发扬品牌活动的带头示范作用的同时,我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已开展33个“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项目,通过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出国出境交流培训等形式,辅导2000余名学生成长成才。
  同时,我校是全国最早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校之一,1995年就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2016—2017学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达19031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75960小时,荣获北京团市委、北京市红十字会等组织颁发的18项荣誉。多年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打造了文化助残、“青春健康之旅”同伴教育、“爱心手拉手”助学等近百项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参与APEC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并表现突出。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还曾荣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重大奖项。此外,学校组织支教团,在四川荣县、云南兰坪、新疆塔城等地开展扶贫支教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公益项目体系,在2016年获得由团中央、光明日报社评选的“镜头中最美支教团”荣誉称号,优秀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繁荣校园文化,打造文化育人的课外平台“‘科技文化周’活动即将举办”“《大国崛起》观影分享活动”“读史读经典《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打开学校“学务中心”网络平台或APP,各类活动预告令人目不暇接。2016年初投入使用的“学务中心”平台上线一年半来,正式发布的活动超过5000个,有效激活了基层组织,课外活动百花齐放、全面繁荣。
  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我校将传统媒介平台与新媒体传播相结合,定期推出党团建设、时政热点、国家政策方针以及校园文化专题推送,构建校园媒体矩阵,打造“有方向、有力道、有温度、有节奏、有品质”的公众号传播文化。目前,校级团属新媒体公众号累计阅读量近200万人次,订阅人数超过20万人次。“凌晨三点半”人文关怀网络系列专题入选中央网信办“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
  在重要纪念日及入学、毕业等时间节点,学校抓住重要契机,深入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全校性大型主题教育、主题展示与校园文化活动。年均举办面向学生的各类讲座600余场,开展“一二·九”合唱音乐节、“五四”文化艺术节、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服饰文化节、风载我歌行等校园品牌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活动近60场。
  学校积极创建文明校园,重点依托住宿辅导中心和公寓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开展工作,通过宿舍安全卫生文明督查,“拾光之家”优秀宿舍、“文明宿舍”“优秀宿舍长”评选,以及宿舍形象设计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平安文明和谐的居住空间,建设美丽校园、文明校园。同时,学校还组织拍摄校园礼仪视频,引领学生文明守礼。
  与此同时,校级学生组织活力不断增强,成员覆盖各学历层次、各年级,成为第二课堂教育学习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中坚力量。我校着力加强学生社团的注册登记、选评推优、骨干培训等管理工作,加大力度开展社团指导工作,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管理制度。学校现有各类学生社团116个、会员11595人,覆盖文化娱乐、理论研究、学术科研、体育健身、社会公益、交流实践等多个领域,年均开展活动近千场,有力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繁荣特色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