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守望师生情

期次:第1641期    作者:■镇莉   查看:15


  2017年,毕业十年恰逢母校建校80周年校庆,国人传统,十年为大庆,于己于校,这都是值得记录的年份,岁末年初时节,更让人不禁回忆起此间人物……恰同学少年毕业前夕,我曾以这个标题,为自己的也许是最后的两年学生生涯写了一段文字,完成后只分享给身边的几位朋友。如今转瞬十年,让我重新以此为题,真诚地、感慨地说几句迟到的话吧……曾经以为人越大,越难交到真心的朋友。对于同学情谊,我根本不敢抱什么奢望。研究生生活,会怎样呢?重返校园的我们,很多不再是同龄人,经历过和关注着的事情都大不一样,所以,大家将只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么?
  来自三个班级的新同学,住在红二楼、红三楼里,都在三层,前后相望,这为我们在楼道里和道路边打招呼增加了机会,见得多了,彼此也就慢慢熟悉起来。班干部在入校前就建立起统一的校友录和QQ群,大家一起上大课,一起活动,基本上一百五六十人都认全了。毕业后,我们可能常常记混了班级,不过没关系,我们都记得同一个集体———2005级法硕。
  还记得元旦晚会上的一曲《请你恰恰》吗?还记得那些令人乐不可支的小品吗?还记得那套行云流水的太极拳吗?每忆及此,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同学们舞动的身影和青春的笑靥,多亏我们留下了这些影音的记忆,能够时时重温又常常炫耀,看,这就是我们的同学,我们的班级!
  我的室友们,在相识第一天,就给我留下温暖亲切的印象。她们热情、大方地与我打着招呼,我们很快就彼此接纳了,然后竟然发现我们同年、我们有共同的同学、我们曾经的学校仅一路之隔、她俩在一个考场考研、我们甚至填报过相同的高考志愿……就这样,我与一个温婉如大家闺秀,一个可爱似邻家女孩的姑娘们共同生活了两年,我们共同出游,常常聚会。我们仨留在了同一个城市,又先后成为了母亲,家里的几个小家伙,日后会不会像我们如此亲密?
  毕业转眼来临,我们尽可能去送所能知道的任何要离开的同窗,即便不是那么熟识,但只要一想到从此相距千里,就不会吝惜这一点点脚力。我们在汽车站、火车站之间穿梭,紧紧盯着车窗里一张张同学的脸,努力地笑着,却又哭着,费力地比划着,笨笨地表达我们的祝福。然后又掏出手机来,发短信,打电话,安慰对方要好好地,直到汽笛长鸣,列车徐徐发动。初时列车缓慢,我们就加快步伐,与他们共进,慢慢地,步行已赶不上,我们还追出一段去,很快地,他们就渐行渐远,抛下我们在站台……这些可爱的同学们,虽然我们就此别过,但都是为了寻找梦开始的地方,后会自然有期,请为彼此珍重!
  白驹过隙,十年匆匆,17年十月,他们又坐着飞机、火车回来,带着爱人孩子相聚在校园,重返宿舍、食堂,回忆起当年时光,好似还是少年模样……感谢这些可爱的同学们,更感恩在此之中所交到的那些彼此信赖、尊重、倚仗,可以交心、分享、共同成长的挚友们。我常常想,是因为你们大多数人还留在这座城市里,所以我才不愿离开,在地理上离你们这么近,在心理上才更有寄托和安慰,晚点遇见你,余生不忘记。
  恰同学少年,以正茂风华,遇青云扶摇上,化逆境为坦途,宏图大展;吾同窗学友,以倾囊之力,逢喜事增喜庆,遇憾事伸援手,携手共度。
  难忘师恩重17年五月,我参加了一个全市法制工作培训,该项目委托人大法学院负责,培训地点定在明法601,从看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头就涌起一种别样的滋味。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重返明法601,两年前研会欢聚,也在这里。但这是我第一次重回明法听课,混迹于师弟师妹之间,我总盼望自己能显得年轻一点,不突兀不违和,就像还未走远。
  两天的课程里,张新宝教授、莫于川教授轮流为大家辨法晰理,偶尔我会环顾四周,脑海中浮现出熟悉的场景和面孔,想起那些同窗苦读的挚友,研会里并肩作战的姐妹兄弟,想起老师们当年在讲台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课间与老师交流时,我主动提起曾就读于此,老师看我一眼,说道:“我好像记得你……”那一瞬,觉得老师真亲,学校真好。
  课间休息时,我上楼去拜访我的导师冯玉军教授,冯老师一直关心学生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大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我的近况也比较了解,但我的突然到访还是让老师十分欣喜。为了不耽误上课,我们边走边聊,在电梯间,见到朱景文教授,冯老师有些“骄傲”地对他的师兄说:“看,这是我的学生,已经毕业十年了,今天回来培训,快吧……”那一刻,我深刻地觉得,桃李满天下又不舍深根故土真是育人者的幸福。
  中午我在楼道里溜达,被布告栏的讲座通知吸引,下午就“逃课”到隔壁教室去旁听,主持人是韩大元教授,主讲人是何家弘教授。何老师似乎瘦了一些,我不禁想起当年的场景———在求是楼的阶梯教室里,选《法律英语》的人有些超出预期,大家挤挤挨挨地坐在一起,何老师谈笑风生:“今天的人大仍有当年抗大的学风。”大家相视而笑。今天,台上的何老师已有了外孙,他正以更悲悯更宽厚的心态,娓娓讲述自己近年来对于死刑问题和生命意义的新思考与感悟。他是作家,也是法律人,能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独特性与普适性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讲座完毕,进入提问环节,韩老师和蔼地问第一位提问的姑娘是人大法学院的还是从隔壁来旁听的,看来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应该也不在少数。最后的两个提问机会之一,韩老师给了我,很少在课堂上主动举手的我,难掩重返课堂的激动之情,勇敢了一把,我说:“我是从隔壁班来旁听的,也是人大法学院的,我是05级法律硕士,毕业已经十年……”我入校时,韩老师已是学院领导,但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班主任”。在我心中,老师是亲切且永久的惦念。
  讲座的最后环节,我获得了何老师亲笔签名的书籍,与老师们在曾经的教室里合影,于我而言,此行已圆满。在知识的胜境里,或许我还不曾入过深山、未及访过幽谷,但我终是有幸拜得名师,并跟随他们,窥见过那样一个世界,一个属于法律人的世界,深邃、宽广、严谨、思辨……难忘师恩,感恩母校,我觉得在学校受到的最大熏陶,就是敦促自己终身保持蓬勃的上进心、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责任感,能不畏高低深浅,目光向前,一路走下去……(作者系法学院2007届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