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传统文化“浮肿病”

期次:第1652期    作者:赵萌琪   查看:70


  2017年春节,由央媒制作,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了春节期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内容从人气选手的讨论到“飞花令”等新颖竞赛模式,引发一阵“诗词热”思潮。春节结束,城市从“节日模式”切换回了“工作模式”,许多商家挂出了“背出诗词支付减5元”、“对诗‘飞花令’胜送优惠劵”的营销广告。在公众对文化品读需求逐步提高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同时它所带来的热点效应也使得商家将其变为的一种市场营销手段,这一特殊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引起了许多文化领域代表的关注,成为了2017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点议题。2017年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提出“发展传统文化不能纯靠炒作”引发网络爆发式讨论。他提出,新近流行的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只是一个开始和尝试,复兴传统文化要让真正的传统文化融合到生活里,要让文化真正影响人的心灵和气质,而不是做几台节目热闹炒作。传统文化如何不被过度消费且合理发展,是文化发展和建设中的重点问题。
  摈弃“煽动之法”,忌故作惊人之语。传统文化的宣传不能以“博眼球”为目的,更不能披着“弘扬文化”的外衣炒作或者恶意营销。梁启超在告青年宣传之事时指出,不应“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应当结合实际,不宜夸张其词,不能脱离实际和过度消费。将传统文化加入商业元素中,用“背诗优惠”来进行营销,一方面增加了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使得消费者增强诗词储备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营销过程中,形式主义化的倾向如何避免需要商家自控和市场的监管,避免打着“优惠”旗号的推广宣传,实则是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消费招致公众反感。
  浸润教育,深入而不盲目。近年来,国学书院、国学培训班如雨后春笋,成为不少中国家长的选择,一时间由“传统文化热”带动的教育培训产业迅速发展。教育部长在两会上也指出,传统文化的教育要进入学生教育的各个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文化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复兴”亦不是简单“复古”。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是极好现象,象征了教育过程的中华文化自信。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的内容是否是真正精粹的传统文化,避免浮于表面的空洞框架,也是需要持续关注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旦旦而聒之,月月而浸润之”,使受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真正体会其内涵韵味,学其性而非其形,知其质而非其之,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避免片面和形式化带来的传统文化“臃肿病”,也需要落实于社会存在的发展,把握社会心理的规律。中华五千年历史沉淀了丰厚的瑰宝与结晶,而今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我们应唤醒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用理性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避免过度消费引来的“臃肿病”,瞩望文化复兴。
  (本文原载于中国人民大学“青马英才”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期刊《青马之声》第六辑,指导教师为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