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不喜欢自己,还指望别人喜欢你?

———也谈“四个自信”

期次:第1657期    作者:崔学芳   查看:44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悦纳自己”。做人应如是,一个国家亦当如此。如果你都不喜欢自己,还期望别人能够喜欢你?不靠谱。情绪是会表现在脸上的,所以也会塑造你的面貌和表情。对于国家而言,就是一个国家的“国家表情”。而情绪也是会传染的,就像气体的扩散效应一样,所以你的态度会影响别人的态度。抛出一张皱着眉头的脸,很可能也会让别人对你皱眉头。当然,悦纳自己,喜欢自己,有自信,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也不意味着肤浅短视,而是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精气神”———我可以不够好,但我依旧喜欢自己,并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美国学者柯文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总结过,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研究西方冲击之后中国历史的美国学者,最严重的问题一直是由于种族中心主义造成的歪曲。产生这个问题的一个明显原因是由于西方对中国近世史发生了直接的、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原因是中国史家,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或非马克思主义者,在重建自己国家过去的历史时,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靠从西方借用来的词汇、概念和分析框架。这些局外人的观点,往往不是夸大西方的角色,就是以更加微妙的方式错误地解释这个角色,从而歪曲了中国历史。
  柯文的总结,直击要害:如果我们不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如果我们不喜欢自己,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理论,如果我们不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别人很难会喜欢、会相信、会听到我们的声音。所以,对于我们中国的学者也好一般人也好,很早就应该摒弃一种“西方的月亮就是圆”的倾向,而应辩证地、理性地、具体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仅以文化自信为例来讲,尽管总书记并非第一次提及文化自信,但是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七一”重要讲话尚属首次。我们为什么要有文化自信?就像前面说的,我们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我们;我们喜欢自己,别人才会喜欢我们。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如果连文化自信都没有,难道不是很可怜又很可悲?
  我们的自信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汲取并成为支撑我们自己的根基,使我们不至于成为悬浮在空中的毛羽。
  你要喜欢你自己,别人才会喜欢你。不信你试试?
  (本文原载于中国人民大学“青马英才”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期刊《青马之声》第七辑,指导教师为庄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