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
    出席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成立大会

      本报讯(记者郭琪)12月22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一行到访我校,出席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我校党委书记靳诺、党委副书记兼党委统战部部长郑水泉出席活动。  九三学社海淀区委副主委兼秘书长赵国春宣布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委员及一、二、三支社主委、副主委和委员名单。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刘金龙当选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委员会主委。他代表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支社作工作报告,并表示,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将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贡献九三人的力量。  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沈兴海代表兄弟基层组织致贺辞。他表示,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支社在建言献策、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两校委员会加强合作,在学校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作用。  中共海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武军表示,希望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今后将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海淀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靳诺表示,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的成立是我校民主党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的事件,是我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大事,也是我校多党合作事业的喜事。我校和九三学社中央近年来不断深化合作,我校九三学社社员为学校和地方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靳诺强调,站在新起点,希望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夯实组织基础,认真履行职责。学校党委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九三社员在学校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校服务人民政协事业、发挥智库职能、融入国家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  邵鸿表示,九三学社中央和中国人民大学比邻而居,始终保持密切合作,2019年还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参政议政研究中心,为推进高端智库建设提供长效机制保障和平台支撑。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的成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对多党合作事业的高度重视,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与发展。  邵鸿强调,希望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努力打造新时代九三学社的模范基层组织。要进一步做好凝聚共识的工作,筑牢多党合作政治事业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勇于担当,进一步提升建言资政的质量和实效;要创新方式,进一步增强组织活力;要提高本领,进一步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会后,与会人员前往党委统战部参观九三学社中国人民大学社员学术成果、智库成果和我校参政议政研究中心成果展。

  • 我校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届第十一次全体会议

    本报讯12月16日上午,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届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由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刘伟主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王利明、吴晓球、孙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 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评选结果出炉
    我校获奖成果总数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我校共有84项成果获奖,获奖成果总数再创历史新高。我校获奖成果包括著作论文奖70项、咨询服务...

  • 新年贺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0年在全校师生团结奋进中悄然离去,2021年带着希望向我们走来。我们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同志、海内外校友,向关心与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  2020年,信仰的力量支撑我们砥砺前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也是学校命名组建七十周年。党的领导和红色基因七十年来薪火传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敢或忘,“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秉持。这一年,7758名毕业生自这里出发,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8897名新生加入人大人的行列,继续讲述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人大故事”。  2020年,伟大抗疫精神擦亮了青春底色。这一年,我们经受住了重大考验。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举全校之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师生在云端相聚,党旗在战“疫”中飘扬,没有让一个学生“失学”,没有让一个角落“失控”。  2020年,宏伟蓝图以奋进之笔着墨。这一年,学校“双一流”建设事业取得新进展。哲学等22个专业被认定为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增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化学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明德书院、明理书院挂牌成立;我们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优势学术力量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全面启动,抓紧抓实研究生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召开首次院长抓学科建设述职评议考核会,推进学院学科建设。这一年,中外文化交流结出硕果。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由我校发起成立,首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大会、首届“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顺利推进,中法学院获批增设新专业,首届中法数学实验班开班。这一年,校园建设大踏步前进。中关村校区东南区项目竣工交付使用,老校区面向社会预约开放,通州新校区在建项目封顶、22万平方米新建项目开工。  2020年,甘美果实是对师者最好的回馈。这一年,教学科研捷报频传。我校CSSCI核心期刊发文量连续15年位居高校首位;获得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以1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功立项,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一;以4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数位列全国高校首位;多位师生荣获2020年宝钢教育奖。这一年,理工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首获中美两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资助;卢仲毅团队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78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立项数创历史新高;以30项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居北京市规划类项目立项数首位。  岁尾回眸,我们铭记着一道道无私奉献的身影。那是获授国家荣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9位人大人,是为我国《民法典》编纂接续奋斗数十年的人大法学家团队,是实现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的物理学家团队,是2020年“最美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易教授,他们身上,流淌着人大人“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铿锵热血。  扶贫路上,我们记录了一页页携手共进的故事。长期以来,我们以“教育扶贫、智力扶贫、产业扶贫”为主线,在云南兰坪这片杜鹃花开的红土地上书写下“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的动人诗篇,助力扶贫任务完成,点亮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星火,用实际行动书写“一步跨千年”的脱贫故事。  沧海横流,人间正道,总有“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与艰辛,但没有一段坎坷不可逾越,我们定会迎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伟大新征程。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所以人民命名的学校,将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壮大的事业根基,进一步凝聚应对新时代风险挑战的事业动力,不断开创坚守与创新、传承与奋斗的新篇章。  疫去春归时,直下看山河,让我们锐意进取,昂扬向上,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永远奋进在时代前列!

  • 2020年我校教学标兵
    评选结果揭晓

    本报讯近日,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标兵、教学标兵提名奖获奖名单发布,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崎等12名教师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标兵”称号,苏州校区曹睿昕等10名教师获得“中国...

  • 国际关系学院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举行

    本报讯12月19日,我校国际关系学院70周年庆典暨“中国与世界政治”学术研讨会举办。原国务委员戴秉国,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办主任潘岳,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